针对农村公路部分公交站设施简陋陈旧、乡村“路边站”无公交站亭等问题,孝感市交通运输局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加快升级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步伐。以“小切口”提升幸福感,用“微实事”撬动“大民生”,优化镇村道路公共交通出行“硬设施”和“软服务”,让小小的农村候车亭成为促进乡村振兴、服务群众出行的“暖心亭”。2021年至今累计新建农村候车亭655个,初步建成互联互通、镇村通达、安全便捷的县、乡、村三级客运站点网络体系。
候车港湾,刷新美丽乡村颜值
按照“一条线一幅画、打造最美农村路”的标准,新建的农村客运候车亭不仅外观规范统一,而且美观大方,让群众免受风吹雨打之苦,有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中央广告栏展示“美丽孝感”公益广告,标识牌注明班线、开班时间及停靠站等信息。从过去简陋的公交站牌,到现在可以遮风避雨的候车港湾,小小候车亭这几年“悄然变身”,不仅给城乡居民带来便利,也进一步提升了孝感公共交通的出行品质。
孝南区乘势而上,开启“全域公交”时代。该区组建由区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及各乡镇组成的工作专班,共商优化循环线路,以既有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为主,持续提升公交线路覆盖水平,开通通村公交线路29条。其中城乡公交线路12条、镇村微循环线路17条,覆盖孝南区187个行政村及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
便民空间,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全市各地积极探索交邮合作便民新模式,通过城镇公交车将邮政快递运至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及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物流网络加快完善,乡村物流配送更便捷。候车亭“焕新”后,也成了“交邮合作”的运输节点,“公交带货”模式顺利开启,土特产出村进城步伐加快。作为寄递物流点,村级综合服务站就设在候车亭附近,流量大的站点月均寄件300余件。“红林鸽子蛋”“雨朵葡萄”等农副产品从这里走出去,年销售额达50余万元。
公交车从候车亭载起乘客、拉上快递包裹,既满足了村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又畅通了农村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从孝昌的香甜蜜桃,到孝南的白嫩莲藕,再到大悟的春日新茶,以候车亭为起点加速出村、入城、飞上全国各地餐桌。搭上公交车之后,农产品快递包裹出村时效提高、成本降低,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
共治共享,探路管养长效机制
充分利用市场化模式,将候车亭养护纳入公路养护范畴,由专业养护公司维护保养。各地也尝试把候车亭养护和“路长制”工作结合,把管养纳入“路长”日常工作中。同时充分调动沿线群众参与公路治理的积极性,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候车亭养护、打扫卫生、清除杂草等,实现专业化与群众管养双结合。
随着农村候车亭的建成,我市还同步优化公交线网、完善场站布局,投入运营综合客运枢纽2个,等级客运站2个,完成新改(改造)乡镇汽车客运站(综合运输服务站)17个。各地因地制宜,有的在确保场站集疏运等功能的前提下,服务于城乡连接,实现公路与城市公交的无缝换乘、快速集散,把客运站打造成为集公交首末站、校车充电站、物流配送点、旅游集散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有的积极探索“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拓展客运站旅游集散功能,构建客运站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快速通道,实现“一个点带动一整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