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2022年孝感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信息来源:市委依法治市办 发布日期:2023-02-09 浏览次数:236 字体:[ ]

关于2022年孝感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中共孝感市委  孝感市人民政府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孝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1.全面加强组织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孝感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立法计划》《关于调整优化孝感市主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孝感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条例》等重大事项。二是注重科学统筹。完善《孝感市法治建设年度绩效考核及结果运用办法(试行)》,制发《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满意度第三方测评提升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及有关专题会议,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市“1+4+N”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发挥4个协调小组作用。市政府常务会议坚持会前学法制度,16次就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营商环境、信访、电诈、环保、统计等方面专题传达学习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贯彻措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是强化督办落实。以市“两办”名义印发《2021年度全市法治建设绩效考核结果通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及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行动,受理法治信访件10件。坚持问题导向,印发工作提示、督办函38份。四是推动工作创新。在全省率先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和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巡察重要内容两项制度,编印《孝感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知识点摘编》。将平安法治乡村建设首次纳入乡村振兴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每半年向“一代表两委员”短信通报法治政府建设特色工作。坚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示范,创新制定的孝感市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三类模版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在全省复制推广。

2.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打造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实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共发起检查任务666个,检查对象4730户,检查公示率100%。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全市监管事项认领和清单编制完成率达100%。二是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出台《孝感市县、乡两级“一窗通办”改革工作方案》,启动市、县、乡三级综窗改革;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办件统一受理,政务服务可网办率100%,全市已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37项,472项便民服务事项接入“鄂汇办”;267项事项“跨省通办”、400项事项武汉城市圈“一圈通办”、63项自助事项孝汉“跨市通办”。三是打造公平完善的法治环境。在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严格审核并排除违法设置市场准入、退出条件,违法限制公平竞争等内容,维护政府公信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在全市复制推广2021年度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先行区3项改革经验;2022年4个先行区改革事项获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通报表扬。召开全市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进会,研究制发全市统一的《合规检察建议书》文书模版,办理检察建议模式案件20件。市县两级政府均设立破产管理基金,依法成立孝感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的工作要求》,依法办理5615件涉企案件。组织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进企业”、以案释法巡回宣讲、法治体检活动1000余次,解答疑难法律问题20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近10万份。

3.科学制定政府规章。出台《孝感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建立市政府立法工作基层联系点机制,首批确定10个联系点,并配套出台工作办法。常态化开展政府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查,办理各类文件审查331件;市本级清理政府规章4部、行政规范性文件146份。

4.高效实施行政决策。全面修订《孝感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孝感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事和决策规则》《孝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动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五大法定程序落实。开展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专项督导调研,指导规范各级政府行政决策行为。充分发挥市政府“专职法律顾问”参谋作用,围绕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土地使用、贷款融资等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奥体中心建设、片区开发、新能源项目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市政府各类法律事务论证34次。

5.创新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发《中共孝感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边界及建立协作配合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合力。二是创新柔性执法。制发《孝感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部门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在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六个领域试点推行柔性执法,编制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不予强制四张清单116个事项,制定柔性监管具体举措及相应配套文书,试点工作推进以来全市不予处罚554件,减轻处罚767件,从轻处罚1.3万余件。三是狠抓问题整治。综合运用线索征集、案卷评查、复议监督、信访举报等手段,开展行政执法领域问题摸排活动,全市共发现行政执法突出问题227个,发出监督建议书111份,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32条。组织召开执法协调小组第三次全体(扩大)会暨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约谈视频会,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通报督促整改,有力促进“三项制度”落实落细。我市经验做法共4次获省委依法治省办简报推介,并在全省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推进会上交流发言。

6.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一是充分履行行政复议与应诉职责。印发《关于加强我市行政复议调解工作的意见》,强化行政复议调解功能;推进行政复议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98.3%,市人民政府行政应诉案件无败诉情况。二是健全解纷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1个市级平台、7个县(市、区)级平台、N个乡镇(街道)级平台、若干个村(社区)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建设,一体整合信访、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司法等资源力量。在全市配备司法辅助人员218人。三是强化普法宣传。开展法治建设系列示范创建,243个具有示范引领效果的法治示范机关、功能镇区、村(社区)、学校、医院、文化阵地高质量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有4个村成功创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市主流媒体推出《法治孝感》报纸专版50期,刊载法治新闻680余条,电视台新闻报道200余条(次),广播节目100余场(次),各类政务新媒体宣传10余万条(次),公交车、出租车、楼宇电视等公共媒体宣传20余万条(次),引导全社会加快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二、存在问题

1.法治队伍力量与法治建设任务不对称。法治专业力量不足,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审核人员相对不足,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县级行政复议专业人员匮乏。

2.行政执法能力与行政执法要求不对称。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方面,公示率低、音像记录制度不完善、执法记录仪配备数量少及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线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执法水平有待加强。

3.法治资源供给与市场主体需求不对称。法治宣传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群众法治建设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满意度还不够高等。

三、2023年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始终,有序实施孝感市“一规划两方案”。持续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机制,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督导检查。

2.进一步深化行政立法。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和市政府立法计划,推动政府立法联系点实体化运作,以高质量立法助推高质量发展。

3.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加强领导力量,全面整改提升,确保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部门柔性执法;常态化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法治督察和行政执法监督,加大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力度;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进一步实施“八五”普法。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推动法治示范机关、功能镇区、村(社区)、学校、医院、文化阵地创建,创新开展“法治示范企业”创建,广泛组织开展以案释法大宣讲活动,讲好“法治故事”,加强典型经验宣传推介工作。

5.进一步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行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整治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政府失信行为。巩固和扩大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项成果,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创新举措,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容错纠错、尽职免责管理办法。

6.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能力对称性建设。不断加强法制专业机构建设,全面完善法治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交流、储备机制,对标“五个过硬”要求打造专业化法治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