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征集反馈】关于《汉孝一体化下的孝感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的征求意见说明

发布日期:2023-10-25 浏览次数:303 字体:[ ]

根据胡玖明书记的要求,2023年6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汉孝一体化下的孝感城市空间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成果征求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以及市委政研室、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研究室、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住建局、孝南区政府、市高新区管委会、市临空区管委会等近16个部门和单位的意见,通过对意见的逐条分析研究,本着能采纳尽量采纳的原则,采纳了大部分的意见,未采纳的意见也作了说明。

主要意见及采纳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规划范围和层次

部分单位和部门提出城市空间概念和范围要进一步明确,孝感主城区、孝感中心城区、孝感建成区等几个概念及范围的构想、表述要进一步明确,尤其是相关指标要与对应的空间和范围概念保持一致。根据以上意见本次规划明确规划范围为孝感市主城区,研究范围为汉孝行政辖区范围及整个武汉都市圈,其中主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临空新城。

二、关于目标定位

部分单位和部门认为,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武汉都市圈先进制造和科技转化基地”“区域物流和供应链中心”“秀美滨湖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还不够精准,建议从三个层面进行优化:一是站位武汉城市圈层面,从发展角度,建议定位为“武汉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休闲旅游康养基地”;二是站位华中区域层面,建议将“区域物流和供应链中心”修改为“华中地区商贸物流和供应链中心”,更加响亮和大气;三是站位全国层面,建议加上“中华孝文化名城”这个头衔,厚植历史文化底蕴。

结合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本次规划将功能定位修改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华中地区商贸物流和供应链基地,武汉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休闲旅游康养基地”。

三、关于规划期限

部分意见提出《规划》要设定时间节点并与孝感“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明确中期发展目标时间节点定位在2035年;按照战略空间规划要求,明确长期发展目标定位在2050年。

根据以上意见,本次规划明确规划期限为2035年,并展望到2050年。同时,既谋划长远,也突出当前,重点谋划战略规划的实施抓手和近期建设安排,规划提出“三步走”发展策略,明确近中期(2030年)远期(2035年)、远景(2050年)分阶段发展目标。

四、关于空间格局

市政协提出,本规划将主城区划分为文化老城、滨湖新城、临空副城三个板块,与《孝感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的提法有出入,建议进一步统一,并修改“三城”(文化老城、滨湖新城、临空副城)的表述。同时,建议聚焦“两湖”生态片区开发,打造孝感“城市绿肺”。

结合省“双集中”专家组调研成果及《中共孝感市委 市政府关于围绕做大做强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将孝感主城区空间格局调整为“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同时,根据意见,规划进一步明确“两湖”片区功能定位,谋划建设滨河RBD和“两湖”绿道,作为“两湖”片区的引爆点,加强“两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管控,保护好“城市绿肺”。

五、关于综合交通网络

市人大提出,建议坚持以孝感主城区为中心,以对接武汉为重点,以重要节点快速直达为目标,加密公路网,着力打造畅通循环的重要节点。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加密连通、干线公路互联互通、规划“一城三站”布局、延伸公共交通等重要项目。

根据以上意见,规划立足“孝汉一体”,对“武汉—孝感”高快速路、城市干道和轨道交通进行整体谋划,构建“556”汉孝联系骨架通道,深入推进汉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加密、提质、互通”,加强重要方向交通廊道建设和重要节点直联直通,率先打造毗邻区半小时、其他区域1小时通勤圈。同时,规划构建“一环六横五纵”的主城区路网骨架,完善城市内部交通,加强组团交通联系,支撑片区联动发展。

《汉孝一体化下的孝感城市空间战略规划》意见采纳情况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