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孝感 > 人文孝感 > 孝感孝文化 >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24-10-15 11:07 来源:孝感市地方志办公室

图为董永公园内的“孝感动天”牌坊。通讯员罗炯 摄

  孝感作为行政建制名称,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孝昌县,至今已近一千六百年。其演化过程在北宋欧阳忞所撰之历史地理学名著《舆地广记》一书中有清晰的记载:“孝感县本孝昌县,宋武帝时置,属江夏郡。……后唐改为孝感。”

  孝昌一名,顾名思义,即孝道昌隆。之所以得此县名,其中自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底蕴。据史书记载,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刘邵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他想早日登上帝位,在宋文帝元嘉三十年,与女巫严道育相勾结,使用巫术咒其父速死。事情败露后,刘义隆大怒,打算废掉刘邵的太子之位。刘邵于是趁夜带兵入宫,亲自举刀砍死刘义隆,随即登位。刘邵弑父篡位的行为,引起了皇族和举国上下的不满。此时率兵驻扎于湖北黄冈的刘义隆第三子武陵王刘骏,举起讨伐逆子的大旗,联合各地诸王“并举义兵”,讨伐刘邵,不久即攻陷皇城,将刘邵斩首以告天下。刘骏遂夺取帝位,是为孝武帝。

  刘骏登上大位后,为取信于民,大力提倡孝道,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方略,奖赏有孝行的人,把年号改为“孝建”,因感念这一带人民在他争位时的大力支持,便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在当时的安陆县东境、鄳县南境(今属孝感市)专置一新县,取名“孝昌”,以褒扬此地民风之淳朴、孝行之昌盛。

  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祖父李国昌之名讳,取董永、黄香、孟宗等孝子感天动地之孝行,改孝昌县为“孝感县”,至此,历史上持续470年之久的孝昌县演变为孝感县沿用下来。

  1949年,孝感地区成立,其党政军机关驻孝感县城关。1983年,孝感县更名为孝感市(县级)。1993年,撤销孝感地区,成立地级孝感市,同时,撤销县级孝感市,成立孝感市孝南区和孝昌县(原县级孝感市南部为孝南区行政区划、北部为孝昌县行政区划)。至此,孝感和孝昌作为两个行政区划的名称同时存在,且孝昌县隶属孝感市管辖。

  综上所述,孝感之名的由来,源于孝感自古以来孝道盛行,孝子辈出的风尚。

附件:
责任编辑:余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