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启动活动现场。全媒体记者李文勇 摄
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全媒体记者徐文 摄
爱心义诊。全媒体记者徐文 摄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行走在澴川大地上,一片片流动的志愿红,如点点火光汇聚,照亮街头巷尾。
无偿献血、爱心义诊、公益课堂、爱心助餐,防火、防诈、禁毒知识宣传……一次次察民情、解民意的惠民服务,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的实践活动,让志愿服务的“种子”随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生活,在人们心中开花、结果,描绘出孝感最美的风景。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近年来,我市大力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擦亮“志愿孝感 情满澴川”志愿服务品牌,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城市血脉,凝聚起党群同心、感人奋进的澎湃力量。
聚焦群众所需,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3月1日上午,孝感东站广场上热闹非凡。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创建办主办,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的2024年孝感市学雷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孝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简称《条例》)宣传活动在这里启动。
现场,22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者赶大集活动。爱心义卖、普法宣传、修理小家电、法律咨询、心肺复苏操作培训、垃圾分类等知识普及、送图书送照片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群众走出家门,前来参与和体验便民服务。
“志愿者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点赞。”市民胡小萍专门从城站路赶来参加活动,她请中医志愿者检查了肩部,还学到了一直想学的心肺复苏操作法,她说:“我学会了也可以去帮助别人。”
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
我市精准把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群众生产生活和行业发展需求,列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定制服务清单”,结合“十进十送”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全市各类资源,落实“五社联动”、走访结对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台账,通过“结对帮扶”“点单+派单”方式,去年组织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87家社会组织认领服务项目5万多件,组织开展了“爱心义剪”“志愿公益集市”“文化大集”“小天使环保实践”“微公益大赛”等志愿活动。
特别针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开展幸福食堂、巾帼暖心到家、志愿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进村湾,把爱心服务、关怀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厚植志愿沃土,文明之花盛放澴川
刚刚过去的春节,孝感遭遇了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但大雪寒天中,一个个暖心画面传来:
“00后”大学生张楚阳拿出兼职所得工资买物资,还搬来家里囤的年货送给滞留旅客;“暖心哥”李信和亲朋及时给高速公路滞留司乘人员送去热水和食物;“孝感孝子”熊文文在高速路口架起锅灶,让受困人员吃上一碗热乎的热干面;社工站站长汪利霞成为村民的“帮女郎”;“匿名”支书凡春中帮助陷进雪地的车辆走出困境,温暖回乡人的心;“雪警”黎维学、夏辉“蹲跪式”推车救助被困车辆,诠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忠诚;输保电“一哥”杨军带徒弟翻山踏雪去融冰……
他们是新时代有血有肉的“活雷锋”,正是一个个像他们一样的人,让中华孝文化之乡的名片更加闪耀。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文明实践所127个、文明实践站(点)2342个、乡镇(街道)社工站120家,登记备案志愿服务组织3540家、志愿者注册人数逾78万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682支。
政策宣讲、医疗服务、爱国卫生、科技下乡……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服务群众,去年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万多场次、服务群众30多万人。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为让文明之花遍地盛开,我市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嘉许激励制度,出台《孝感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试行)》等措施,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雷锋。刚刚举行的学雷锋月启动活动,对全市应对雨雪冰冻天气涌现出的50名“孝爱之城·以爱融雪”孝感好人进行了表彰。
《条例》于本月正式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市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已启动“学习《条例》我先行争做文明好市民”宣传文化活动,同时将开展文明行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地、进网络等“八进”活动,引导激励各地各单位和广大志愿者,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争做雷锋精神的种子,争当文明条例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文明生活的创造者,持续唱响“志愿孝感、情满澴川”品牌,让雷锋精神在澴川大地上持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打造服务品牌,文明之光点亮城市
中午11时多,城东社区幸福食堂里热气腾腾,番茄炒蛋、土豆烧肉、酥炸小鱼等菜品香味四溢,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81岁的社区居民李秀荣说:“我手打颤做不了饭,幸福食堂一天提供两顿饭,我不用发愁了。”
截至去年底,我市已建成投入运营256家这样的“幸福食堂”,并引导市场主体、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管理运营,越来越多老人享受到助餐、精神陪伴、生活照料等服务。
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如何让志愿者更好发光发热,让志愿精神在全社会传播得更广?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标杆。”我市注重品牌引领效应,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重点围绕公共安全、共同缔造、乡村振兴、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分层谋划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分级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合力打造本地志愿服务亮点,涌现出西河镇农村服刑人员子女驿站“云中谁寄锦书来”、云梦县义工联“百善行动”、孝感市府前社区“谈‘孝’古今”、孝感潜喵救援队“扎紧中小学生戏水安全‘篱笆墙’”、幸福食堂、绿色梦想、大别山支教团等一批有特色、接地气的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新时代文明符号。
在浩浩荡荡的志愿者队伍中,倾力奉献的团队和个人成为闪耀的星火:
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孝感孝心)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41年来,带动142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累计帮扶孤寡老人342人,为城区158位孤寡老人送终,帮助贫困留守儿童660人。服务队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荆楚学雷锋示范团队”等称号,队员荣获中国好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烈火玫瑰”志愿服务队成立12年,吸纳全市消防部门120余名女干部和女文员,长期开展居民住宅区火灾防控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活动,把爱的足迹印在了许多需要温暖的地方,将“安全种子”撒遍每个角落;
市公安局志愿服务队除长期开展反诈禁毒等知识、文明出行宣传等常规服务外,以“孝警阿特”团队为代表的青年民警引导成千上万“粉丝”成为文明实践的“前哨兵”,通过积极提供线索帮助抓获385名违法犯罪嫌疑人;
……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一抹“志愿红”,温暖一座城。从一个人做好事到一群人做奉献,越来越多的人携手同行,用实际行动为更好的孝感书写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文明之光正点亮澴川大地。
3月1日,2024年孝感市学雷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孝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活动在孝感东站广场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