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孝感要闻

我市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我市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16 09:17 来源:孝感日报 作者:焦志新  特约记者焦琛

实施水生态治理  厚植“绿色家底”

我市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4月14日,走进孝感城区滚子河长兴二路段治理现场,通过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系统治理,生态河岸已初见雏形。

“小河清”才能“大河净”,滚子河是孝感主城区“两湖镶嵌、六水相依”中的重要水系,作为长江一级支流府澴河的一级支流,其治理既关乎沿岸25万余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关系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落地见效。

治理过程中,我市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坚持上中下游系统推进控源截污,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目前,滚子河流域98个入河排污口均已完成整治,该流域中下游水质由Ⅴ类至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末端部分时段水质可达Ⅲ类,河道再次焕发活力和光彩。

去年,我市按照“一统五分”的工作要求,系统推进滚子河等18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总治理面积近1380平方公里、长度370余公里,涉及400多个村(社区),惠及120多万群众。

“河水不黑不臭,越来越清了,卫生死角也变成了口袋公园!”目睹了家门口卫东渠的变化,孝南区卧龙乡卫东村张家湾的张爹爹心情满是喜悦。

2022年6月,借着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的东风,历时半年时间,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和生态修复,昔日堵心的卫东渠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蜕变,成为全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样板工程。

治水,从大江大湖向小微水体延伸。我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探索“一水一策”治理44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中名列前茅。

“我市先后投入8.14亿元围绕府澴河、滠水、竹竿河、大富水实施了11个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去年完成了99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38亿元,系统治理汉江、府澴河、汉北河等重要支流岸线,高标准推进754个长江(汉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定期开展地表水水质检测,老澴河、槐荫河、邓家河3条城市内河水质均达到国家Ⅳ类标准;投入19亿元,对15个重点湖泊实施退耕、退渔、退养,累计还湖11.88万亩,汉川汈汊湖湖面较实施“三退”工程前扩大20倍。

绿色是服务建成支点的鲜明底色,为更好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生态承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加快美丽孝感建设,推动实现绿色崛起。我市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碳市场建设,服务91家企业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保障了98个项目的总量需求。同时,营造水岸防护林带,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4.4万亩,加强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擦亮孝感绿色发展底色。

附件:
责任编辑:李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