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县市区政务 > 汉川

柔肩担孝道 让晚霞更灿烂——记孝感市“十大孝子”、汉川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理员刘玉华

柔肩担孝道 让晚霞更灿烂——记孝感市“十大孝子”、汉川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理员刘玉华

发布时间:2025-03-25 08:59 来源:孝感日报 作者:刘晓平 张继东 刘畅

有这样一名护理员,她用青春守护夕阳,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陪伴和暖心关怀,用专业和爱守护着老人们的幸福晚年。

2024年12月,她被评为孝感市第十三届“十大孝子”。她,就是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理员刘玉华。

“我做得好一点,老人就能更快乐一点”

2015年,刘玉华来到汉川经济开发区农村福利院担任护理员。

半夜起床帮老人换尿不湿、擦洗身子、陪老人聊天,对刘玉华来说都是常有之事。

“没有老人的对和错,只有我做得好不好”,她始终坚持着这一信念。

“玉华,我头晕,小腿抽筋疼得厉害……”2023年11月的一天,夜深人静,睡梦中呼叫铃声把刘玉华叫醒。

“是谢小云,108室的老人在呼救。”来不及开灯,刘玉华急匆匆披上一件外套,连走带跑赶过去。看到床上的老人,她拍拍老人的肩说:“有我在,不要怕,我来帮您。”

得知老人刚做了一个小腿抽筋的噩梦,她一手握着老人的手,另一只手帮老人把被子盖好,并贴心地询问还有哪里不舒服。

老人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这冷的天把你给吵醒了,你还来陪着我。”此时已是凌晨4点,刘玉华一直陪在谢大妈的床边安慰聊天,消除其恐惧和不安,就像父母哄着小孩一样,等到老人安然入睡,才悄悄地离开。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无论是为老人换尿不湿、擦洗身子,还是陪他们聊天解闷,她都耐心亲和,没有一丝不耐烦。十年来,刘玉华坚持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岗,等查完房交代好晚上看护的重点后,再最后一个离开。节假日里,她依然坚守岗位,用无私的爱守护着每一位老人。

每一位老人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因此,她总是耐心倾听,细心关怀,用温暖的话语和贴心的举动,为老人们驱散孤独与忧郁,让他们的脸上重新绽放笑容。

75岁的余彩莲一个劲夸奖:“玉华这娃脾气好,心又细,做事又过细,比我的伢们都好,我这个老太婆就喜欢她照顾我。”

刘玉华常说:“我们做得更好一点,老人晚年生活就能更快乐一点。”

“照顾老人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千金不换的幸福感” 

在黑白颠倒的作息时间里,刘玉华勤奋刻苦、认真钻研,逐渐成长为护理岗位上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多面手。

她不仅要照顾好老人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邓佳佳(化名)因患病需长期服药,如今在刘玉华的悉心照料下,邓佳佳不仅停了药,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她激动地说:“我感谢玉华大姐,是她改变了我的生活。”

工作中,她严格管理好自己的护工团队,每天晨会她都会反复强调:“如果大家工作上有沟通不到位或解决不了的事情,都可以随时找我或把我的电话告诉需要帮助的人。”

正是有了刘玉华和她的团队共同努力,医养中心各项工作每年都得到汉川经济开发区和汉川市民政局的认可。

去年8月12日至23日,医养中心周边供水出现故障,42人的日常用水摆在刘玉华面前。“困难只是暂时的,都过来,我们大家商量一下……”最终,刘玉华带头从井里挑水,“这是生活用水,这是卫生用水,这是洗澡用水……”一担担,每一天,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2023年初,汉川经济开发区与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去年6月,双方又签约成立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开启防治院托管开发区农村福利院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这一变革,让刘玉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努力学习文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知识,让工作更有温度和色彩,让老人们在人生最后旅途中感受到夕阳的光辉。工作之余,她经常和同事们一起学习探讨医疗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院长张继东介绍说:“对于新来的护理人员,刘玉华都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地教他们,直到他们做到做实为止。”

这10年里,刘玉华收获了家属送来的多面锦旗和数不清的感谢信,她也从一线护工岗位升到护理组长。在刘玉华的带领下,护工团队用心关爱每一位老人,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照顾老人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我放在心里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千金不换的幸福感。我将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行为去温暖他们,让居住的老人们感受到爱与希望,让他们安享晚年。”刘玉华如是说。

附件:
责任编辑:余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